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2017年寻最美家庭

    信息发布者:端木雪鹰
    2017-12-26 13:07:26   转载

    2017年寻找最美家庭——寻甸县陶海金家庭

    [作者:寻甸县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7-05-02 15:42来源:昆明信息港]



    寻甸县陶海金

    陶海金家庭



        传承民族文化 这家人无怨无悔

        陶海金是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歌舞传承人,他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,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。

        陶海金生长于一个擅长苗族传统乐器——芦笙的家庭,在他童年时期,爷爷和父亲就经常跟他说:“你身为苗族的儿子,就要知晓、学习苗族的历史和文化”。从小他就开始学习苗族的故事古歌和传统文化,还跟着爷爷、父亲学习芦笙曲和舞蹈。

        凭着对芦笙歌舞的喜爱,他每年都会到昆明周边多个苗族村寨进行芦笙演奏,为的是让更多苗族人喜爱上芦笙,共同把它传承下去。但理想之外,还有肩负的重担。 陶海金一家六口所有生活负担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:女儿刚大学毕业,儿子还在上初中,妻子因常年患病只能做些轻巧的家务活,而岳父岳母因年迈多病还得随时花销一笔笔医药费。陶海金不但要负责种地、养猪、外出打工补贴家用,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体弱多病的妻子、岳父、岳母的身上,常常早上在家干活,下午就要带着家人四处看病。

        2015年,陶海金毅然决定开办一个苗族芦笙培训班,免费给喜爱芦笙的苗族同胞传授这门技艺。有了设想却没有经费与地点,妻子张志芬主动承担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,让陶海金外出打工筹备经费。等经费落实后,陶海金便把儿子卧室腾空作为培训的地点。一把好的芦笙要上千元,为了解决教具的问题,陶海金找老师学习如何制作芦笙。

        如今,每到周末总是会有不少人到陶海金家学习芦笙舞,不论是农忙时节还是外出务工期间,一到周六,陶海金就准时在家等候学员。曲靖、昭通……不少地方的人慕名前来陶海金家学艺。陶海金不仅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,还免费为学生提供食宿。除了在家教授芦笙文化,陶海金还主动与学校联系,到校园中教授孩子们芦笙文化。陶海金和自己的弟子们在很多盛会中的表演,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和表扬。2017年寻甸县苗协会成立,长期致力于发扬传承苗族文化的陶海金当选为副会长。

        陶海金说,做这些事他不图什么回报,只是想把芦笙文化传承发展下去,让一个人演奏变成百人演奏,让芦笙舞从寻甸走向全国。

    编辑:段永鹏责任编辑:段永鹏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